【橙新聞】美歐關稅博弈硝烟再起 談判延長倒逼關鍵抉擇
美國前總統川普6日證實延長美歐貿易談判期限至7月9日,此舉暫緩原定6月1日啟動的50%懲罰性關稅。布魯塞爾峰迴路轉的決策暴露出大西洋兩岸經濟博弈的新動向。
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X平台確認:「90日窗口期復效,我們正加速磋商農產品配額機制。」知情人士透露,歐盟讓步方案包括放寬美國轉基因玉米進口限制,但堅持保留數位服務稅主權。
川普團隊內部文件顯示,此次延期源於共和黨金主的壓力。美國商會數據警示,若實施高關稅將衝擊中西部農機產業鏈,導致11萬就業崗位流失,這在關鍵搖擺州選情中構成政治風險。
雙邊貿易失衡持續擴大。據歐盟統計局數據,2024年首季美國對歐商品逆差達620億歐元,較去年同期增長24%,其中電動車進口激增是主要推力。這與歐盟3月通過的《淨零工業法案》補貼政策直接相關。
知情人士披露,談判僵局聚焦「綠能產業定義分歧」。美方要求將頁岩氣列入可持續能源清單,這將動搖歐盟碳邊境稅機制基礎,法德兩國堅決反對。
德國Ifo經濟研究所模擬測算顯示,若川普關稅落地,歐元區GDP恐萎縮0.8%。荷蘭外貿大臣施賴納馬赫爾已啟動應急預案,擬透過擴大東南亞市場替代18%對美出口份額。
分析指此次延期實為「停火而非終戰」,7月9日前若未達協議,美方可能升級至「關稅+配額」組合拳。歐盟內部文件顯示,正擬定涵蓋尖端晶片與稀土的反制清單,涉及每年90億歐元貿易額。